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
Therese Pei Fong Chow Research Centre for Prevention of Dementia

《信報》專欄《認知無障礙》 - 腦血管病高危因素

2017年07月26日

《信報》專欄《認知無障礙》(2017年7月26日)

「腦血管病高危因素」

定期進行恆常的腦筋和身體運動之餘,我們亦須特別留意可引致患認知障礙症的高風險因素。大眾都熟知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(三高)等傳統血管病很大機會導致中風或心臟病,然而,近20年的研究都發現以上因素亦與認知障礙症息息相關。

心腦血管病會引致中風;而急性中風病人在發病後除了會出現常見的肢體無力、說話不清外,亦可能出現突發性認知障礙。我與中大腦神經內科團隊於2004年發表的研究發現,當中接近一半人在中風後出現輕度至嚴重認知障礙。因此,中風與認知障礙有莫大關連。

心腦血管病亦會大幅增加患上腦小血管病 (Small Vessel Disease) 的風險;高血壓更是腦小血管病的最大誘因。腦小血管病除了可引發中風外,更常見的是引致認知功能衰退。我們於200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,在40名因嚴重腦小血管病引致認知障礙症的患者中,30%患者並沒有任何中風病歷。除了認知障礙,腦小血管病亦有可能影響患者的平衡力和四肢運動功能,例如窒步,令人誤以為是由柏金遜症導致。腦小血管病可透過腦影像檢查發現,而磁力共振 (MRI) 較電腦掃描 (CT) 能更全面及準確地檢視腦組織的情況。其他研究亦顯示吸煙、糖尿病等都增加患腦小血管病的風險。因此,大眾應對腦小血管病提高警覺。

阿茲海默症(最普遍的認知障礙症成因)及腦小血管病在病發前都有一段潛伏期;腦小血管病大約潛伏5至10年便會開始出現病徵 。我們現正進行藥物研究,包括在有隱性腦小血管病的長者試用抗血小板藥,望能減緩腦小血管病惡化;另外亦正進行運動研究,觀察帶氧運動能否減低腦小血管病長者日後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。要有效預防認知障礙症,大眾應從中年開始定期監控三高、避免吸煙、多做運動,以避免中風及腦小血管病等高危因素。

作者為 莫仲棠教授 
中大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主任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 

想知更多,請瀏覽本網頁及讚好 Facebook專頁 (@CUHKdementia)



返回最新消息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