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
Therese Pei Fong Chow Research Centre for Prevention of Dementia

《信報》專欄《認知無障礙》 - 認知障礙 vs 正常老化

2017年04月05日

《信報》專欄《認知無障礙》(2017年4月5日)

「認知障礙 vs 正常老化」

現時香港每10名75歲以上長者便有1名患上認知障礙症;85歲以上長者更是每3人就有1人患上。雖然長者患上此症的機會較高,但這不是老年人的專利;反之,65歲以下的人亦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。

很多人混淆正常老化而出現的認知能力下降與認知障礙。其實隨著年紀大,記性比以前差都是正常,但若忘記事情變得嚴重,例如從前仍記得三天前的對話,如今三分鐘便忘記;以往懂得自己發電郵,現在卻不懂如何做。這些都可能是認知障礙的徵兆,需特別注意及盡快求醫。

輕度的認知障礙患者仍可獨自處理生活,但忘記事情的次數可能開始頻密,例如每天都忘記剛才放置物品的位置。而其中一成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情況會在一年內變差至嚴重。最普遍導致嚴重認知障礙的成因是「阿茲海默症」和「腦小血管病變」。患者除了記憶問題,也可能有語言表達困難,例如上茶樓時只懂用「嗰樣嘢」來表達「燒賣」;行政能力亦會變差,難以再處理複雜事情,如填寫稅表;嚴重患者更不能自理。

其他病因如維他命B12缺乏症、 睡眠窒息症、酗酒等,都會影響認知能力;抑鬱症患者亦常出現記性或專注困難的問題。曾經有位五十歲的病人來見我,投訴自己記性變差、腦筋不能運作,導致經常被老闆責罵。我問他有否覺得不開心,他當場哭了出來。我知道他的認知問題可能因抑鬱導致,因此我轉介他見臨床心理學家。他半年後情緒改善,認知能力亦完全回復之前水平。其實這些因素都可逆轉,只要及早發現及處理,往往有機會治癒。

「病向淺中醫」不是空談,很多人因為沒有意識到問題,以為只是一般老化跡象而沒有主動求醫,錯過早期診斷,因此多留意身邊人的健康和認知變化有助及早斷症。認知障礙症不是絕望,而且按不同成因有各種方法可以減慢退化、治療或從多方面預防,關鍵在於大眾須對此症「認知」更多和及早對症下藥。

作者為 莫仲棠教授
中大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主任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

下次將會介紹臨床認知評估。

想知更多,請瀏覽本網頁及讚好 Facebook專頁 (@CUHKdementia)



返回最新消息列表